6月18日20时30分,随着一声短促有力的施工命令下达,襄渝铁路达州站核心枢纽最大规模道岔更换正式拉开序幕,800余名身着反光背心的作业人员开始了780分钟的攻坚战。
这是达州站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单次道岔更换作业,标志着为期39天、总计更换46组道岔的超级工程进入决战阶段,为即将到来的2025年暑运大考筑牢运输安全根基。
达州站地处达州市西郊,大巴山南麓,素有“川东北门户”之称,是连接成都局集团公司与西安局集团公司的重要分界口,也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的起点站。作为川东北地区居民出川的核心集散地,本次大规模换岔施工,核心目标直指提升站场线路运能、根治设备老化顽疾。更换后的新道岔将显著减少列车通过时的晃动幅度,大幅提升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为旅客带来更舒适的乘车体验。
“今晚这780分钟,我们将啃下整个换岔工程中最硬的一块骨头!” 成都工务大修段线路技术科副科长吴雪峰站在离作业面仅数米之遥的安全区域,双眼紧盯着前方紧张有序的施工场景,声音在巨大的噪音中依然透着斩金截铁的决心。
“这里空间太狭窄了,就像在‘瓶口’里动手术。结构又异常复杂,多组道岔与菱形交叉咬合嵌套,精度要求达到毫米级。任何一点安装误差,都可能在未来运行中引发难以预料的连锁反应,关乎成千上万旅客的安全。”吴雪峰说。
作为此次施工的主力,成都工务大修段一次性投入了3个换岔主力车间和2个辅助车间。面对“空间逼仄、行车密度大、人员设备高度密集”这三重叠加的困难,他们精心策划了核心战术——“双龙并进、菱形突围”。
两支主力换岔车间如同两条钢铁游龙,被精准部署在狭窄咽喉区的两侧。一队负责旧岔的快速拆除、道床清筛,另一队则同步进行新岔排的精确落位、连接固定。作业人员喊着号子,用液压设备小心翼翼地挪动数十吨重的岔排,如同在跳一场力量与精准并重的“钢铁芭蕾”。
当晚,达州车务段、达州工务段、达州电务段、达州供电段等多单位协同作战,确保换岔施工顺利推进。
“我们的工作,就是在刀尖上确保信息流绝对畅通。”达州车务段的值班员王华双眼紧盯着调度控制台屏幕上复杂的站场示意图和密密麻麻的光带,手指在电话键盘和对讲机按键间飞速切换。他正与施工现场保持高频联络,确保施工登销记手续准确无误、相关线路的进路按计划准备到位、关键的调度命令及时精准传达至每一个相关岗位和司机,“咽喉区施工,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进路没准备好,一条命令传达晚了哪怕一分钟,都可能让整个施工‘堵死’,甚至影响相邻线路的正常行车,后果不堪设想。”
“‘一渡两交分’岔结构复杂,轨距必须按设计严格递减,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必须严丝合缝,导曲线的支距、菱形交叉部分的轨缝,误差都必须控制在毫米级。现在差之毫厘,将来列车高速通过时可能就是谬以千里,甚至酿成事故。我们必须把好这最后一道质量关!”在刚刚落位的新岔排旁,达州工务段的质量监督员张健伟和他的同事们正跪在新道砟上,手持电子道尺、轨距尺、水平仪等高精度检测设备,一丝不苟地测量着轨距、水平、方向和高低。
“道岔转不动或者信号不显示,线路就等于没通。”达州电务段达州信号车间主任魏永胜言简意赅说道。该段作业人员带着工具箱和测试仪表守候在关键道岔旁,等待着新岔排的落位和初步连接。“必须快、准、稳,确保信号设备在开通前100%良好,道岔能够按照指令准确无误地转换到位。”魏永胜反复强调。
“供电参数不达标,轻则造成拉弧损伤设备,重则可能引发弓网故障,影响整条线路列车运行。”达州供电段达州接触网检修工区的职工主要负责接触网的导线高度、拉出值等“线岔参数”重新复核调整,确保电力机车受电弓能够安全平稳通过。
6月19日9时30分,清晨的阳光洒满站场。随着线路开通,这场历时780分钟的精密“心脏搭桥手术”取得圆满胜利!为达州站整个换岔施工在6月30日前安全优质完成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来源:成都工务大修段
图文:伏小浩 魏启睿 杜杰 刘腾 白阳 张耀川 苏健 付伟峰
编辑:张丁欢
富明证券-股票配资穿仓-五倍杠杆-炒股如何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